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转化为二型糖尿病,从而可以预防女性胰岛素血糖升高。

母婴育儿 2024-05-18 浏览(610) 评论(0)
- N +

前几天,笔者在国内某著名育儿论坛上看到一个以第一人称描述的真实案例:一位新妈妈去年9月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怀孕六个月。经过积极的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大,然后她开始注射胰岛素。11月底,她因先兆早产住院。她每天注射三次抗流产药物和胰岛素,终于在12月产下一名婴儿。在离开医院时,医生警告说,大约三分之一的妊娠期糖尿病将转变为二型糖尿病,三分之一将转变为糖尿病前期,三分之一将恢复。不幸的是,她成了第一个“第三”——今年四五月份,她在第二次产后血检时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现在每天吃药,定时注射牛胰岛素控制血糖,生怕牛奶中的药物成分对宝宝有害。很多人在这个帖子下留言,不止一位新妈妈分享了“同病相怜”的经历。

妊娠期糖尿病很可怕,女性患者在孕期往往会格外重视,积极治疗。但是随着宝宝的顺利出生,很多患者以为妊娠期糖尿病会自然痊愈,却没想到它的不良影响如此深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这篇文章将回答你的问题。

为什么妊娠期糖尿病可能转变成二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糖尿病,其发病率占孕妇总数的1%~5%。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与孕期内分泌失调有关。因此,女性在分娩后,血糖可以逐渐恢复到非妊娠时的水平,大部分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不会发展成二型糖尿病。只有少数病例可能在5至10年后转变为二型糖尿病,而上述患者极有可能在怀孕前就有高血糖。

展开全文

可预见!这是妊娠糖尿病将转变为二型糖尿病的迹象。

妊娠期糖尿病(GDM)转变为二型糖尿病(T2DM)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发病前胰岛分泌功能缺陷和孕期超重有关。

医学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发展为二型糖尿病病的预测因素:1 .孕期腹部血糖空持续大于5.8 mmol/L,糖耐量低减;

2.孕前体重指数大于26.4;

3.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早,孕周小,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维持血糖正常;

4.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妊娠糖尿病原始病史且再次怀孕者。

凡有上述预测风险的女性,产后应注意加强血糖监测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可防!积极调整和阻断病变是关键。

分娩后,孕期血糖控制不佳的女性也更容易发生产褥感染,30%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分娩后会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虽然大多数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但未来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7倍!也就是说,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即使产后身体自动恢复,糖尿病的预防也应该作为一件大事提上日程。

不仅如此,宝宝出生后出现黄疸和红细胞增多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和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同时,孩子将来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是不要慌,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阻断病变。

研究表明,24%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没有被诊断为前驱糖尿病;同时,6.5%的人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在糖尿病前期,血糖相关指标虽有异常(如糖化血红蛋白在5.7%~6.4%),但一般无症状。当症状出现时,通常会发展成糖尿病,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是防止二型糖尿病发展的第一步。具体来说,这类患者应在产后6 ~ 8周到医院进行产后妇科检查和复查血糖。最好同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以了解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产后血糖恢复正常后,仍需定期检查血糖,半年至一年一次,以便及早发现血糖升高,第一时间控制。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可使血糖升高,反过来加重已有的“胰岛素抵抗”,使胰岛B细胞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被称为“葡萄糖中毒”。因此,预防二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是在早期发现“胰岛素抵抗”,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总的来说,干预的重点是饮食控制、加强锻炼、减肥等。,具体层次可以概括如下:

1.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尽量吃低脂低糖饮食,限制高热量(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增强体质;

3.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作息,摒弃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能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B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预防或至少延缓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减少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有利于减少产后妇女二型糖尿病的发展。虽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得到证实,但母乳喂养对婴儿有益,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预防二型糖尿病发生的新策略。

有学者认为,改变饮食和合理运动不能完全替代相关药物的使用。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建议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在糖尿病前服用二甲双胍,但根据研究,只有8%的女性在糖尿病前服用二甲双胍。他们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的结合更有利于控制血糖,二甲双胍是公认的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药物。因此,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在医生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应根据诊断结果服药,切不可一意孤行,贻误病情。

如果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血糖依旧高,在糖尿病前期最好找专业的三高修复机构,进行健康管理,通过非医药的系统的健康管理手段将血糖高彻底调节修复好,避免高血压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

标签: